亭衡分享如何成就客戶
“以客戶為中心"是很多企業的核心價值觀,類似的表述還有“成就客戶"“客戶至上"等等。在市場經濟下,幾乎沒有一個企業會說,我是不重視客戶的。可是,到底如何“以客戶為中心"?以什么樣的客戶為中心?
下面和聽聽上海亭衡的見解:
認識自己,是認識人生的前提。認識客戶,也是“以客戶為中心"的前提。連客戶都定義不清楚,如何以客戶為中心,如何成就客戶呢?在此,謹從客戶定義的三個層面拋磚引玉。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以客戶為中心也可以有三重境界。
境界一:客戶不分大小
什么樣的客戶要趕緊做,什么樣的客戶以后再做,什么樣的客戶永遠不做,對于這幾個問題,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判斷準則,評估流程。但衡量上述取舍的標準,絕不能是“挑肥揀瘦",掙錢的做,不掙錢的不做。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要義是什么?是成就客戶,幫助客戶成功,而不是尋找成功的客戶,坐收漁翁之利。“讓的企業成為我們的客戶,讓我們的客戶成為的企業。"
客戶不分大小,不同規模的客戶,都應得到同等的支持與幫助。任何大客戶,都是從小走過來的。經營客戶的過程,也是一個“選用育留"的過程。一個不能與客戶共成長的企業,遲早將被客戶拋棄;一個不能幫助客戶成長的企業,也遲早將被競爭對手替代。
境界二:客戶不分親疏
有人的地方,就有關系。在商場上,關系營銷往往是一把屢試不爽的利器。但是,如果在對待客戶上,也經常出現“關系營銷":和我關系好的人,有求必應;和我關系一般的人,公事公辦;和我關系差的人,百般刁難。那這個企業,恐怕離分崩離析也不遠了。地球是平的,但人心肯定不是平的。孟夫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很難企及,更何況墨子的“兼愛"?人際交往中的喜怒愛憎,乃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一旦涉及到工作,就必須一碗水端平,一視同仁。事情難辦,如果是因為流程有問題,就修改流程;而不能因為人情,直接繞過流程,特事特辦。在職場上,大公無私、公而忘私,真不能算是什么美德,而只應是一種基本要求,工作底線。
境界三:客戶不分內外
客戶有外部客戶,內部客戶。很多企業,以外部客戶為中心是沒得說,唯客戶是從,一心一意為客戶服務。因為誰都知道,外部客戶是衣食父母,是經濟來源。可是內部客戶呢?那就退而居其次吧。作為職能部門,一定要日三省吾身:我們為業務部門提供了什么支持?我們還能做更多的什么工作?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要總等著前線來呼喚炮火。當前線呼喚炮火的時候,可能前線已血流成河!后勤兵也是兵,也必須具備戰士之精神!“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對于這樣的行為,必須軍法處置!
人生三境界是循序漸進的,而以客戶為中心的三境界是并行不悖的。其中有些是對企業的要求,有些是對市場體系員工的要求,有些是對職能體系員工的要求。誠如華為所踐行的,唯有力出一孔,方能成就客戶!
誠然,境界是一個很高的詞,有了持續行動,才有一種習慣,有了諸多習慣,才能升華境界,這境界的達成,自然千辛萬苦,諸般不易,但只要心之所向,腳踏實地,相信無遠弗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