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激勵的目標
工作激勵是激發公司員工的責任感、主動性和工作熱情。其指導思想是使員工有獲得成就的機會、晉升的機會和組織認同感及更富有責任感。上海亭衡認為它可以區分為橫向激勵與縱向激勵。所謂橫向激勵是使員工執行同一水平的多樣職能,以減少對工作的厭煩情緒并開闊其眼界,從而為縱向激勵準備條件。所謂縱向激勵是使員工有條件參預制定計劃和擔負一定的控制職能。工作激勵的目標是創造一個自然協調的完整的工作團體,允許員工對完成工作發表自己的意見,減少對其不必要的控制,在工作過程中隨時向公司員工提供反饋,使之知道工作是否有了改進,從而獲得經驗,以便負擔更為困難的工作并加以晉升。
它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工作分配要盡量考慮到員工的特長和愛好,使人盡其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愛好,都希望在組織中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而組織任務的完成往往也需要具有不同專業特長、不同能力的人來承擔。領導應根據工作的要求和員工個人的特長,把工作與人的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這不僅能使組織的任務很好地完成,同時還滿足了員工自我實現的需要,從而極大地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的創始人,世界著名公司家松下幸之助曾說過:“從長遠來看,一個公司應兼有各種性格特長的人才好。"他把管理者分為三種類型:較有頭腦、善于處理問題的“文人型";性格豪放、做事光明磊落、富有進取精神的“武士型";工作敢打敢拼、腳踏實地的“運動員型",他認為在公司總體錄用上,以上三種類型的人應各占三分之一。
領導在分配工作時不僅要考慮到員工的特長,還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把分配工作與員工的興趣盡量結合起來。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個好老師,當一個人對某項工作真正感興趣,愛上了這項工作時,他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就會克服一切困難,千方百計地去做好這項工作。
2、要使工作具有挑戰性,充分發揮員工的潛能
關于人性理論研究的理論認為人是愿意承擔工作,并愿意迎接工作的挑戰。每經過一次挑戰,人們就會獲得一次提高,獲得一次成就感的滿足。因此,領導在分配工作時,要使工作的要求和目標富有一定的挑戰性,這樣能夠激發員工奮發向上的精神。但怎樣才能使工作的分配具有挑戰性呢?我們認為應使工作對能力的要求略高于員工的實際能力,或者說使員工的實際能力略低于工作的要求。
員工的工作能力只能是略低于工作的要求,而不能是遠低于或高于工作的要求,其原因是:如果員工的工作能力遠低于工作的要求,一方面,會造成工作任務的無法完成,給組織帶來損失;另一方面員工由于工作能力差,不論其怎樣努力都無法完成工作任務,他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就會灰心喪氣,不愿做新的嘗試,甚至會一蹶不振。如果員工的工作能力高于工作的要求,雖然工作任務能保證完成,但員工會感到自己的潛能沒有得到發揮,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可能對工作越來越不感興趣,對組織越來越不滿意,最終也會影響工作質量和工作積極性。
3、要讓員工參與管理,樹立員工的主人意識
領導要讓員工在不同程度上參與組織決策及各級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討論。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員工是國家的主人,領導要把員工擺在主人的地位上,尊重他們,信任他們,讓員工在不同層次和不同深度上參與決策,虛心采納他們的正確意見和建議。通過參與管理,能夠進一步滿足員工的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形成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從而煥發出強烈的工作積極性。